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串聯四市!這條高速深刻改變玉林交通格局 |
2025年09月12日 21:06 來源:玉林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溫駟昌 編輯:鐘瑋 |
2020年12月28日,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簡稱荔玉高速)建成通車。作為廣西交通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大的高速公路,它串聯起桂林、梧州、貴港、玉林四市,更以“世界跨徑最大拱橋”平南三橋等標志性工程,成為桂北、桂東群眾的脫貧路、發展路與幸福路。通車至今,這條高速深刻改變玉林交通格局,推動產業升級,激活旅游市場,助力玉林從“內陸腹地”邁向“開放前沿”;2024年5月,荔玉路共線段擴容工程開工,讓這條“黃金通道”的輻射力持續升級。 骨干工程織就交通動脈 擴容建設拓展發展空間 荔玉高速福綿互通。 荔玉高速是國家高速公路網G59呼和浩特至北海高速的重要路段,也是廣西高速網主骨架“縱2”的關鍵組成部分。項目起點位于荔浦市,與陽朔至鹿寨高速相接,途經桂林、梧州、貴港、玉林四市八個縣(市、區),終點止于福綿區新橋鎮,與玉林至鐵山港高速連通。2018年12月8日項目簽發開工令,2020年12月28日建成通車,主線長261.6公里,連接線長60.4公里。主線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標準建設,鋪設瀝青混凝土路面,荔浦至平南段設計時速100公里,平南至玉林段120公里,全線設有198座橋梁、14座隧道、20處互通式立交及5對服務區,概算總投資230.6億元。 荔玉高速雅橋江大橋。 通車當天,“世界跨徑最大拱橋”平南三橋、“廣西最大跨徑斜拉橋”相思洲特大橋、“廣西國高網最長隧道”文圩隧道同步投用。項目惠及沿線40個鄉鎮220多萬人,荔浦至玉林行車時間從4.5小時縮短至2.5小時,有力帶動廣西南北城市組團經濟社會發展,還聯通桂林、北海兩大旅游城市,促進旅游資源互補,為北部灣經濟區開發開放提供支撐。 2024年5月,廣西交通投資集團啟動荔玉路共線段擴容工程。該工程是G59呼北高速(荔浦至玉林段)與岑溪至大新公路(信宜經玉林至南寧段)的共線段,起于玉林市仁厚鎮西南側,止于福綿區新橋鎮化山村西側,全長20.3公里,按雙向八車道標準改擴建,建設工期3年,批復概算20.6億元。建成后將構建南寧與玉林城際快速通道,提升北部灣城市群融合發展水平,強化南寧輻射帶動作用,對廣西“引進來”“走出去”通道建設意義重大。 賦能玉林蝶變 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荔玉高速為玉林打通北上南下交通大動脈,向北經桂林連接湖南及中部地區,向南直達鐵山港打通出海口,對玉林轉向“開放前沿”意義重大。在優化區位交通、融入區域發展上,通車前玉林往桂林、湖南需繞行梧州或柳州,路程遠、耗時長;通車后實現高速直達,車程縮短1小時以上,既方便人員往來,也為玉林承接桂林、湖南產業轉移、拓展北方市場創造條件。 荔玉高速正陽特大橋。 同時,荔玉高速與梧州、貴港路網緊密銜接,提升玉林與兩地聯系效率,推動桂東南城市群一體化,助力區域產業分工、資源共享。此外,南端連接鐵山港為玉林機械制造、陶瓷、服裝等工業產品提供便捷出海通道,降低物流和時間成本,提升產品國際競爭力,服務廣西“東融”(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和“向海經濟”戰略。降低物流成本方面,玉柴機器、南方黑芝麻、陶瓷企業等玉林制造業企業,因高速直達減少運輸成本,提升利潤空間和市場競爭力。同時,更低的物流成本和更快的運輸速度,激活玉林與沿線地區商貿往來,農產品、建材、日用消費品流通更活躍,推動商貿物流業繁榮。 產業升級與布局優化上,玉林作為農業大市,荔枝、龍眼、沙田柚、百香果、畜禽等生鮮農產品通過荔玉高速快速運往北方及粵港澳大灣區,減少損耗、保障品質,直接助農增收,為鄉村振興提供交通支撐。在招商引資與產業轉移中,改善的交通成為“金字招牌”,便捷物流讓玉林吸引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產業轉移更具優勢,尤其對物流依賴型制造業、倉儲物流業吸引力顯著,助力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增長點。 此外,交通改善引導工業園區和項目沿高速出口布局,形成新經濟增長帶,促進玉林市域經濟均衡發展。旅游業也迎來發展機遇。荔玉高速將玉林納入桂林—荔浦—玉林廣西黃金旅游線,前往桂林、陽朔的游客可順道來玉,增加客源。玉林的大容山國家森林公園、真武閣、都嶠山、云天文化城等優質旅游資源,因交通便利提升可到達性,刺激文旅消費,帶動酒店、餐飲、零售等行業發展。從戰略層面,荔玉高速讓玉林從相對孤立的內陸城市變為連接桂北、華中與北部灣的區域交通樞紐;從經濟層面,它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增強實體經濟競爭力;從產業層面,為農工商旅注入新動能,優化布局;從長遠看,為玉林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家戰略,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這條“黃金通道”更是“財富之路”,對玉林經濟的“引擎”作用將持續顯現。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