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圖片頻道 > 高清圖集 > 正文 |
不到廣西萬分之五土地,貢獻全區42%的外資,廣西自貿試驗區6年交出答卷 |
2025年08月29日 15:52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郭燕群 編輯:劉曉彤 |
8月29日,廣西自貿試驗區在南寧市召開六周年建設成果專題發布會,介紹廣西自貿試驗區自設立以來所取得的建設成就。六年來,廣西自貿試驗區始終秉持“為國家試制度、為改革闖新路、為廣西謀發展”的宗旨,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為國家試制度方面,自設立以來,廣西自貿試驗區先后形成6批共214項自治區級制度創新成果,并在全區范圍內復制推廣。其中,10項獲海關總署備案,2項入選全國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如,在全國創新實施首個中越跨境快遞物流服務業標準輸出,開展跨境電商“標準+通關+物流”協同創新體系,試點越南合作方日貨物分揀量從原來的日平均5000票提升至1.5萬票,發往河內的跨境快遞物流可實現12小時到達,降低約25%物流成本。 在為改革闖新路方面,率先在中西部和沿邊自貿試驗區出臺數據出境負面清單,涵蓋地理信息與氣象數據服務、企業信用信息服務、直播跨境電商、海外音視頻制作與傳播4個特色領域。成功建成我國首個氣象數據海外云節點,并實現業務化運行。 此外,還創新了出入境車輛快捷通關改革,實現了“零接觸、秒通關”,該舉措已被納入國家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文件,進一步提升了區域開放水平。 在為廣西謀發展方面,圍繞數字經濟、石化化工等5條跨境產業鏈,引進一批中外知名企業,打造千億級化工產業集群。自設立以來,廣西自貿試驗區以不到全區萬分之五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全區42%的實際使用外資和39.6%的外貿進出口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過千億元,成為推動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發布會現場。記者 黃千曦 當前,廣西自貿試驗區建設已邁入縱深推進的關鍵階段。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王新紅介紹,下一步將著力實施四大戰略行動:一是強化頂層牽引,全面貫徹國家提升戰略,通過“五自由一便利”體系構建,促進人工智能等新質生產力發展;二是攻堅制度型開放,聚焦市場主體堵點,在數字經濟、跨境金融等領域推出突破性改革,以制度創新破除跨境要素流動壁壘;三是構建東盟跨境產業鏈,依托面向東盟的區位優勢,推動數據經貿、特色農產品、石化、新能源汽車等6大產業鏈與東盟深度協作,同步推進規則標準對接,圍繞數據出境負面清單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進一步提升區域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坐落于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的現代化的綜合型物流園區。見習記者 李家州 攝 在發布會的答記者問環節,南寧海關、中國人民銀行廣西壯族自治區分行、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欽州港片區、崇左片區等相關單位和部門負責人,也對如何推進廣西自貿試驗區建設做了亮點介紹。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