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黨建 > 正文 |
黨建引領聚合力,隆林激發縣域經濟新動能 |
2025年09月11日 22:54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通訊員 蔣明來 王富國 侯世英 編輯:李勤虹 |
以黨建引領重大項目建設,迸發縣域發展活力。上半年,隆林各族自治縣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3%,增速高居百色市首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7%,工業投資增速9.8%,交出了一份黨建與產業同頻共振的亮眼答卷。 今年以來,隆林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深化“書記領辦黨建項目”機制,聚焦重大項目攻堅,由縣委書記牽頭掛帥、靶向破題,全力打通產業發展堵點難點,為全縣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統籌謀劃,下好項目攻堅先手棋 堅持高位推動,縣委書記親自掛帥、靠前指揮,構建“一盤棋”推進機制。 隆林通過印發實施方案、細化攻堅任務、強化部門聯動,形成“發改牽頭、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建立完善“三個一”工作機制(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抓到底),實行清單化管理、節點化推進,確保重大項目落地“零障礙”。一季度,全縣1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總投資達19.1億元,涵蓋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民生改善、新能源等領域,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政企互通”升級版,累計發布惠企政策140余項,為27家企業申報獎補資金767.45萬元,以“真金白銀”激發市場活力。推行“一窗受理、并聯審批”模式,設立黨員先鋒崗提供全程代辦服務,實現項目審批“加速度”。此外,開通“書記直通車”平臺,常態化開展“企業接待日”活動,對用地、融資、政策兌現等難題實行“接訴即辦、未訴先辦、不訴自辦”三辦機制,以“硬舉措”優化營商“軟環境”,讓企業吃下“定心丸”。 一線服務,打好項目建設主動仗 深入實施“項目一線黨旗紅”行動,推動黨員干部下沉項目主戰場,縣委書記帶頭踐行“一線工作法”,率領28名縣處級領導干部深入桂黔合作園區等重點項目現場,通過“蹲點調研+現場辦公”模式,現場協調解決問題80余個,實現問題在一線發現、決策在一線形成、成效在一線檢驗。 建立黨員領導干部項目包保責任制,組建14支黨員突擊隊,對重點項目實行“簽約——建設——投產”全流程跟蹤服務,有效縮短項目落地周期,有力保障隆林天生橋風仁農光互補光伏項目、巖茶100MW風電項目等3個重點項目順利開工建設,德隆同登風電場等6個項目如期投產,跑出了項目建設“加速度”。 創新組建“1+N+1”服務專班,即1名牽頭領導、N個責任部門、1名黨建服務專員,選派48名優秀黨員干部擔任項目黨建服務專員,累計走訪項目53個、企業36家,建立問題、責任、銷號“三張清單”,精準破解用地審批、用工短缺、融資困難等8個瓶頸問題,有效推進產業園區10個項目在建,總投資達16.53億元,其中宏建木業等3家企業成功上規入統,有力拉動工業經濟增長。 縣委領導在新能源新材料建設基地調研項目建設情況。羅曾 攝 創新驅動,打出高質量發展組合拳 以創新為引擎,打出招商引資、技術創新、村企聯建“三張王牌”,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隆林組建黨員招商先鋒隊,采取“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雙輪驅動模式,奔赴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經濟區等地開展“鏈主企業”靶向招商活動4次,成功簽約引進隆林高速通訊網絡線等7個優質項目,總投資達27.52億元,實現招商引資“量質齊升”。 實施企業數轉智改項目提質改造項目工作計劃,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平班水電站、吉利百礦2家企業完成智能化改造升級,利通、隆佳等5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創新”等稱號,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深入開展“村企聯建•富民興村”行動,組織億恒等龍頭企業與周邊31個村屯結對共建,通過定向招工、技能培訓、產業鏈延伸等方式,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126.05萬元,走出了一條黨建鏈、產業鏈、致富鏈深度融合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