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河池 > 正文 |
巴馬毛葡萄進入集中采摘期 |
2025年09月10日 18:37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通訊員 韋明崧 覃曉丹 實習生 李心怡 編輯:藍鋒 |
眼下,正值葡萄成熟、集中上市的時節。在巴馬瑤族自治縣鳳凰鄉長和村村部旁,人頭攢動,有采摘回來的、有修剪的、有打包的、有上車的……一場別致的“葡萄集中采摘活動”啟幕了。 長和村民在修選即將上市的毛葡萄。韋明崧 攝 “開展這樣采摘活動,不僅幫助農民群眾解決了農副產品銷售難的問題,還直接地培養了鄉、村干部‘農民經紀人’的意識,讓他們直觀地感受到‘農民經紀人’在農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讓小小毛葡萄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引擎。”鳳凰鄉黨委書記蒙振美說。 長和村民在采摘毛葡萄現場。韋明崧 攝 巴馬瑤族自治縣鳳凰鄉長和村具有良好的地貌、氣候優勢,特別是中西部石山地區,毛葡萄生長期長、耐濕熱、耐旱耐瘠,有攀緣生長的特性,為毛葡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全村共種植毛葡萄90余畝,產量約10000斤,實現總產值約2.7萬元。 走進鳳凰鄉長和村毛葡萄基地,一串串顆粒飽滿的陽光玫瑰葡萄掛滿枝頭,為了搶鮮上市,果農、游客在葡萄架下忙著采摘。“我們發揮鄉村旅游發展優勢,結合本村實際,圍繞‘生態示范村屯+休閑觀光農業示范片’的總體打造思路,從毛葡萄特色產業、鄉村生態景觀等方面進行打造,為周末郊游、休閑觀光的游客提供游覽、采摘、農耕等旅游項目。”鳳凰鄉長和村第一書記黃文琥表示。 長和村民抱著豐收的毛葡萄樂開懷。韋明崧 攝 近年來,為持續推動毛葡萄產業發展,破解毛葡萄產業種植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銷售渠道不穩定、聯農帶農效能不足等問題,長和村以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為破題點,立足獨特氣候條件,對全村開展毛葡萄適種評估,劃定石山地塊為精品毛葡萄種植帶,通過搭建平臺、提升技術、示范帶動等模式,引導40余戶農戶連片新植毛葡萄20余畝,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富民引擎”與“綠色活力”。 長和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都外出務工,為讓在家留守的婦女和老人實現家門口就業,該村與全村農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長和村黨支部書記羅鳳新說:“村里打造毛葡萄基地由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完全控股經營且全民參股的毛葡萄種植,年底全體村民參與分紅,幫助村民在家門口致富。” 長和村民為上市的毛葡萄裝車。韋明崧 攝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