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經濟 · 生活 > 科教 > 正文 |
提燈引路 育夢成光|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歐善生:“我的實驗室就在田間地頭” |
2025年09月10日 08:34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許莎明 編輯:李香瑩 |
教師節前夕,記者來到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現代農業展示中心——八桂田園,看到歐善生教授正在查看火龍果的長勢。烈日下,他拿起火龍果仔細端詳,把出現的病蟲害和防治辦法認真地傳授給種植戶。年近六旬的歐善生32年如一日地堅守在田地里,對此他笑稱:“我的實驗室就在田間地頭! 歐善生教授大部分時間都忙碌在田間地頭。記者 游擁軍 攝 1993年6月,歐善生從廣西農學院畢業,毅然選擇到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原廣西農業學校)任教。 “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的老師就教育我,‘農業教育不能只是在黑板上種地,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斘页蔀槔蠋熀,帶班教學,一半時間會在田間地頭。”歐善生說,這樣的教學方式才能實現“做中學,學中做”,提升學生動手能力和現場解決問題能力。 “歐教授總是把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帶入課堂!睂W校青年教師黃老師說,即使從教32年,歐善生教授上課仍會不定期地重新備課,將最新案例補充到課件等教學資源中。他主持建設的《植物病害防治》課程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和在線課程,編寫的教材被全國多所農業院校采用。當下,他又開始探索AI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包括無人機巡檢、病蟲害智能識別等。 在學生眼中,歐教授是嚴師更是慈父。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植物保護與檢疫技術專業陸同學說,剛入學時覺得學農辛苦,是歐教授帶他們去農村調研,“看到農民因為掌握了新技術而豐收的笑容,我才明白這份工作的價值!比缃,陸同學已成為當地農業技術骨干,像他這樣經歐善生培養的學生已有6000多人,其中很多人成為廣西農業戰線的中堅力量。“農業是需要堅守的事業,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更多年輕人學農、懂農、愛農!彼f。 “農業科研來不得半點虛假!睔W善生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他每年有200多天奔波在田間地頭,足跡遍布廣西50多個縣(市、區)。他主持完成的科研項目曾榮獲廣西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和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等。今年4月,他還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除了教學科研,歐善生還致力農業技術推廣。據統計,他牽頭組建“農業科技服務團”,帶領師生深入鄉村田野開展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10年間累計培訓和指導農戶1.2萬余人次。 歐善生用32年的堅守詮釋了“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深刻內涵,正如他常說的:“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培養學農愛農的新型人才,是我們農業院校教師的神圣使命! 《廣西日報》版面截圖。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