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貴港 > 正文 |
貴港第108家愛心食堂揭牌 點亮農村老年人“幸福食光” |
2025年09月09日 21:27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通訊員 蘭茜 文/圖 編輯:邱石佑 |
9月8日,“荷城有愛,善行萬家”2025年貴港市港北區慈善活動暨中里鄉公王村愛心食堂正式揭牌運營,標志著港北區在破解農村老年助餐服務難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方面邁出新的堅實步伐。該愛心食堂是貴港市建成運營的第108家愛心食堂。 公王村愛心食堂揭牌開業。譚穎 攝 小食堂托起大民生:公王村的暖心實踐 公王村愛心食堂充分利用村內現有資源,將一處40余平方米的閑置房屋改造為整潔明亮的用餐空間。“食堂面向村中1000多位老人提供助餐服務,計劃每周開餐兩次,年滿60周歲以上長者每份3元,特困戶(五保戶)免費。讓老人吃上熱乎可口的飯菜,也讓在外務工的子女更加放心。”公王村黨支部書記覃澤迎介紹道。 公王村老人開心用餐。譚穎 攝 依托“智能烹飪設備+即烹生鮮速凍食品+數字化服務平臺”的萬德廚老年助餐愛心食堂模式,食堂單次開餐可同時滿足五十余名老人的就餐需求,不僅提供營養均衡、適老口味的實惠午餐,更致力于為老人們打造一個相互交流、休閑娛樂的溫馨場所,有效緩解村內老年人“吃得簡單、吃得孤單”的實際困境,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吃上“暖心飯”、“安心飯”。 從貴港到廣西:愛心食堂模式的可持續探索 公王村愛心食堂是港北區乃至貴港市積極探索老年助餐服務的一個縮影。在港北區,類似的實踐并非孤例——大圩鎮永福村依托村集體經濟,通過“財政補助+村集體自籌+社會捐贈+個人自付”的多元模式,村中70歲以上老人僅需支付2元即可享用營養午餐,將集體經濟紅利切實轉化為養老服務實效。 而在可持續運營的長期探索上,港南區高嶺村愛心食堂提供了一個范本——作為首家采用萬德廚模式的愛心食堂,該村食堂自2023年初運營至今已穩定服務兩年半。以愛心食堂為場景,高嶺村開展直播帶貨助農活動,所得收益反哺食堂運營,形成了“以堂養堂”的良性循環。不僅率先驗證了該模式在農村場景的適配性,更為后續食堂的落地提供了寶貴經驗。 高嶺村愛心食堂進行助農直播帶貨。高嶺村村委會供圖 截至目前,這樣的愛心食堂在廣西范圍內已有260余家,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它們不僅是簡單的就餐點,更演變為集助餐、社交、文化娛樂、健康監測于一體的農村養老服務微樞紐,成為應對農村老齡化、服務鄉村“一老一小”的重要載體。 多方聚力:構建數字化老年助餐服務支持網絡 據統計,截至2024年底,廣西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981萬,占比19.57%,其中農村老年人超過540萬。日益嚴峻的農村養老形勢下,諸多老人面臨“做飯難、吃飯難、飯菜營養不均衡”的現實困境。在此背景下,萬德廚愛心食堂應運而生,成為填補農村養老服務缺口的重要載體。 從一村一點的探索,到全區乃至全國的推廣,愛心食堂得到50多家愛心企業與2000多名愛心人士的支持,累計捐助1600多萬元,助餐服務惠及7萬多名老人,讓更多的老人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食”光。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