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來賓 > 正文 |
“黨支部就在樓下,住得越來越舒心!” 來賓多措并舉讓基層治理充滿溫度 |
2025年09月09日 10:40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通訊員 韋群鳳 劉再平 編輯:陳煜炫 |
來華街道學院社區開設“銀發健康課堂”。 “以前小區遇事沒人牽頭,漏水、停車亂的問題拖好久。現在黨支部就在樓下,黨員上門幫解決,住得越來越舒心!”家住興賓區城北街道濱江園小區的居民馬日森感慨道。 近年來,來賓市深入貫徹落實上級關于加強小區黨組織建設的部署要求,以小區黨組織“六化”建設為抓手,通過建強班子、做優服務、健全制度“三措并舉”,將黨建觸角延伸至居民家門口,推動城市小區治理從“沒人管”到“有人領”、從“煩心事”到“舒心事”,讓基層治理充滿溫度。 建強“紅色班子”,讓小區治理有“主心骨” 堅持把建強黨組織班子作為小區治理的首要任務,推動黨的組織覆蓋與作用發揮同頻共振。 興賓區城東街道柳來社區黨委書記吳海蓮帶領干部逐戶摸排黨員情況,通過“單獨建支部、聯合建組織”模式,實現轄區11個小區黨組織全覆蓋。 城東街道柳來社區干部到二建小區開展黨員摸排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340個城市居民小區已建立黨組織162個,構建“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治理體系。金湖城小區聯合黨支部書記、退役軍人覃業停主動擔當,從社區工作者、退休干部中選拔骨干配齊網格員,帶頭參加2025年黨務培訓,從“治理新手”成長為“行家里手”,快速推進矛盾調解、環境整治,讓“紅色帶頭人”成為居民信賴的“主心骨”。 來賓市同步開展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黨組織組建攻堅行動,全市成立業主委員會(物管會)583個,覆蓋率達92%,建立業委會黨組織334個,黨組織覆蓋92.52%。 做細“貼心服務”,為民生難題“解疙瘩” 以黨員服務為紐帶,緊盯群眾急難愁盼,聚焦社區“一老一小”群體,把服務送到居民心坎上。 來華街道學院社區開展興趣課堂。 來華街道學院社區學府壹號、云星錢隆世家小區聯合黨支部書記、90后黨員江秋梅被稱為“小棉襖”,她對接衛健部門開設“銀發健康課堂”,每周二邀請醫生為老人量血壓、講健康知識;聯動學校資源,組織教師黨員志愿者周末開設興趣課堂,輔導孩子作業、培養書畫愛好;依托黨群服務中心設“便民菜站”,每周三次送菜上門,解決200多名老人“買菜難”問題。 來賓市深化機關黨員“雙報到”機制,建立需求、資源、項目、問題“四張清單”,實現居民缺什么、黨員送什么。2025年,全市調整164家市、區兩級機關企業單位聯系社區,推動100多家單位資源下沉,6200余名黨員認領服務崗位,累計解決環境整治、電梯加裝、停車管理等民生問題8500多件,服務群眾8萬多人次,用“辛苦指數”換“幸福指數”。 扎緊“制度籠子”,為治理長效“強保障” 以制度建設為根本,構建規范透明、協同高效的治理保障體系。全面推行“1+2+N”聯動監督機制,由1名監委主任牽頭、2名委員協同、N名黨員干部擔任廉情觀察員,組建42支專業監督隊伍,下沉小區監督集體“三資”審批、清算、公示等流程,整治基層“微腐敗”,保障居民知情權、參與權。 探索組織聯建、行業聯管、治理聯抓“三聯”模式,完善黨建引領下社區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協調機制,破解管理不暢、服務不足等問題。持續用好“四方聯席”會議制度,公開黨費使用、黨組織決議等信息,保障小區黨組織、黨員活動、服務群眾等專項工作經費。“經費有保障,我們能常態化開展志愿活動、維修設施,治理后勁更足了。”供銷生活小區黨支部書記潘穎秋的話,道出基層黨組織的心聲。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