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河池 > 正文 |
開學季 | 河池全方位守護,筑牢校園安全防線 |
2025年09月09日 10:40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通訊員 劉鑫 龍穎 姚珊珊 牙蓓蓓 韋永超 羅丹榮 莫征征 羅濤 蘭森海 實習生 黃灘婷 林虹 編輯:藍鋒 |
連日來,隨著中小學的開學,河池各地各部門紛紛行動起來,通過開展“護學崗”行動、嚴查校園周邊文化市場、提升校園餐品品質等多種舉措,為學生營造安全、有序、健康的學習成長環境,全方位守護萬千學子的新學期。 “護學模式”保障學生出行安全 “家長,麻煩您把車先移到路邊等候。”“老師傅,請記得戴好頭盔。”“同學們請慢行,不要奔跑打鬧,注意來往車輛。”8月31日,正值中小學秋季開學第一天,東蘭縣長江鎮組織派出所、安全組、掛村組、村“兩委”等60余人開展“護學崗”專項行動,全力守護學子“上學路”,保障開學期間交通順暢、學生平安。 工作人員對駕駛機動三輪車人員進行勸導。 針對開學日校園周邊人流量大、車輛密集的特點,工作人員提前到崗、分工協作,一部分人在校門口值守,引導車輛減速慢行、有序停放,有效緩解擁堵;另一部分人員在主干道、村屯路口等關鍵區域開展交通勸導,提醒摩托車、私家車、農用車等駕駛員注意行車安全、系好安全帶,學校周邊減速慢行。同時,對超載、三輪車違法載人、無證駕駛、未佩戴安全頭盔等行為進行及時勸阻,教育學生不乘坐無牌無證、超員車輛,強化交通安全意識。 執勤人員在開展學校周邊道路交通秩序維護。 工作人員在認真檢查車主證件信息。 “以前一到開學這一天,中學這條路的來往車輛與行人交錯行駛,家長和學生出行安全存在很大安全隱患,今天有鎮政府與派出所工作人員的支援大大緩解了現場壓力,交通秩序好多了……”送孩子注冊的牙先生說。長江鎮中學校長韋文禮表示,開學當天該校有400多名學生及家長到校辦理注冊,周邊交通壓力顯著增大。 據統計,開學當日長江鎮共設置交通勸導卡點11處,勸導車輛300余輛,有效保障了校園周邊交通秩序與學生出行安全。 南丹縣六寨鎮黨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帶動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共同參與,組建護學崗志愿服務隊,為學生們安全開學保駕護航。 六寨鎮中心小學護學崗。 六寨鎮中心小學護學崗。 護學崗行動覆蓋全鎮所有學校,志愿者們分工明確,有的引導接送車輛即停即走,有的維護學生入校秩序,有的勸阻占道行為。同時,還對校園內以及周邊區域的防滅蚊消殺和環境整治工作進行檢查落實,為學生們開辟出安全、衛生的通道。據統計,此次行動共幫助全鎮4000多名學生安全有序開學。 志愿者與民警一同維護校園周邊交通秩序。 志愿者幫家長搬被子。姚姍姍 攝 除維護秩序及檢查防滅蚊工作外,志愿者們還積極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向學生和家長普及防詐、交通、防溺水等安全知識。開學首日,各學校周邊交通秩序井然,未發生安全事故,學生們在志愿者的守護下平安開啟新學期。 六寨鎮已將“護學崗”納入校園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將通過志愿者培訓、部門聯動等方式持續優化校園周邊環境,并將常態化開展蚊媒防治等工作,為學生們創造更加安全、有序、健康的學習成長環境。 筑牢文化安全屏障 9月3日,南丹縣“掃黃打非”辦公室聯合縣文廣體旅局開展“開學季”文化市場檢查,著力筑牢文化安全屏障。 書店檢查。 當天,檢查組先后深入南丹縣第一小學、南丹中學、南丹縣第二小學等城區中小學校園周邊書店、文具店等文化經營場所進行檢查,重點查看各經營單位是否具備合法有效的經營資質,出版物進貨渠道是否規范、單據是否齊全,是否存在銷售侵權盜版以及含有暴力恐怖、封建迷信等非法出版物的行為。 學校周邊文具店檢查。 學校周邊文具店檢查。 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向各經營單位負責人詳細講解了“掃黃打非”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強調了規范經營、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督促經營者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嚴把進貨關,自覺抵制并堅決杜絕各類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的流通傳播,共同維護清朗健康的文化環境。 此次共檢查文化市場經營場所16家次,出動檢查人員32人次。下一步,南丹縣將加大對重點場所的檢查力度,使“廣宣傳”與“嚴執法”緊密結合,抓細抓實文化市場合法經營與安全生產工作,全力保障轄區內文化市場安全、有序、穩定,切實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校園餐提質惠及萬千學子 “沒想到新學期開學,我們每天在學校都能吃上熱乎乎的午飯,特別香,和在家里吃飯一樣!”河池市宜州區龍頭鄉高峰小學五年級學生蘭柳媛開心地說。 窗明幾凈的食堂、整齊擺放的餐具、香氣四溢的熱菜熱湯……新學期在宜州區,越來越多學生像蘭柳媛一樣正享受著溫暖、營養的校園餐。隨著該區第一小學龍降校區和龍頭鄉高峰小學新食堂正式投入使用,全區“校園餐”熱食供應率和明廚亮灶率均已雙雙達到100%,標志著校園供餐保障能力實現全面升級。 走進宜州區第一小學龍降校區新食堂,電炒鍋、蒸飯柜、消毒柜等現代化設備一應俱全,寬敞明亮的餐廳可同時容納500人用餐。在宜州區龍頭鄉高峰小學,學生們正有序排隊打飯,在教室里享用熱騰騰的午餐。“以前孩子只能吃冷餐,現在每頓都是熱飯熱菜,回家都說好吃!”學生家長王美玉欣慰地說。 宜州區第一小學龍降校區學生正在食堂就餐。宜州區教育局供圖 宜州區龍頭鄉高峰小學學生正在食堂排隊領餐。宜州區教育局供圖 宜州區龍頭鄉高峰小學學生正在就餐。宜州區教育局供圖 新建成的宜州區第一小學龍降校區食堂。宜州區教育局供圖 這得益于宜州區持續加大投入和完善管理的系統性舉措。今年7月,該區籌措108萬元推進食堂改造工程;8月再投入104萬元,為營養改善計劃學校配置142臺消毒柜和3.7萬余套碗勺,徹底結束了農村學校提供冷餐的歷史。 不僅要讓學生“吃上熱飯”,更要“吃得安全、吃得營養”。自2024年開展專項整治以來,該區建立了從食材采購、儲存、加工到供餐的全流程監管制度,并加強對食堂管理人員食品安全與經費使用的培訓。各學校還成立了由家長、教師、學生代表組成的膳食監督委員會,定期對配送食材質量、食堂衛生等情況進行監督,真正實現“明廚亮灶、共治共享”。 宜州區教育局組織“校園餐(含營養餐)”工作培訓。宜州區教育局供圖 “食堂溫度提升的不僅是飯菜,更是服務品質和育人溫度。”宜州區教育局總督學韋燕妮表示,該區將以“校園餐”提質為契機,持續優化學校餐飲服務與管理機制,為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