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健康小喇叭|夏天的“苦情人”——苦瓜,不止降火那么簡單! |
2025年09月02日 07:46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綜合揭陽日報、重慶城市TV視點、科普中國、北京市場監管、央視財經中國好醫生等 編輯:陶昌順 實習生 黃玉克 王思凡 |
新聞眼夏天能降火的蔬菜有不少,可苦瓜偏以那股獨有的苦味,在餐桌上占據了不可替代的位置。它能清熱祛火、除煩止渴,把那“苦味”處理得當,還能轉化成清爽的鮮味,讓人在酷暑里多添幾分食欲。但有人稱苦瓜為“降糖神器”,這是真的嗎?苦瓜又是如何影響血糖的?苦瓜身上還有什么秘密是我們不知道的?本期《健康小喇叭》就帶你探尋苦瓜身上的小秘密。 夏日吃苦,勝似進補 夏天,受酷暑影響,不少人食欲下降。此時,來點苦味蔬菜,能清熱祛火,還可增進食欲。而苦瓜堪稱夏天的“祛火英雄”,不僅能清熱祛火、除煩止渴,其“苦味”經過恰當處理,還能變身鮮味,爽口又開胃。 俗話說:“夏日吃苦,勝似進補。”從食用角度看,苦瓜的維生素C含量超過橙子,鉀、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含量也十分豐富。 從中醫角度來講,苦瓜有著健脾開胃、養血益氣、清熱祛暑、滋肝明目,以及降血糖、降血脂的功效。《本草綱目》中記載:“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苦瓜除了“氣味苦”,幾乎全身都是優點。它可以被制作成清炒苦瓜、苦瓜炒雞蛋、苦瓜炒飯、苦瓜排骨湯等多種菜品。 苦瓜僅是輔助,不是“降糖神器” 很多人認為苦瓜是“降火神器”,還能降血糖,這源于苦瓜中的苦瓜素和多肽成分。苦瓜素,也稱為苦瓜苷,是苦瓜苦味的主要來源;而多肽中的“多肽-P”物質,可以模擬胰島素的作用,從理論上有助于調節血糖水平。 然而,現實情況是,苦瓜作為常見的食用農產品,“多肽-P”的含量極低。通過正常飲食攝入的苦瓜,其中的“多肽-P”遠遠達不到能有效調節血糖的劑量。目前,也沒有足夠科學證據證明苦瓜能夠降血糖,它更不能替代藥物治療。因此,把苦瓜當作降糖神器并不可取。 苦瓜影響血糖的機制是多方面的 1.提高胰島素敏感性:胰島素是開啟細胞大門、讓血糖進入利用的關鍵“鑰匙”。苦瓜中的某些成分(如苦瓜素、苦瓜多肽)被認為能增強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性,相當于讓“鑰匙孔”更靈敏,提高身體自身利用血糖的效率,從而幫助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 2.延緩葡萄糖吸收:我們攝入的碳水化合物在小腸中被分解為葡萄糖并吸收進入血液。苦瓜中的一些成分可能干擾小腸中負責糖分吸收的酶(如α-葡萄糖苷酶),減緩葡萄糖進入血液的速度,有助于平穩餐后血糖,避免血糖像“過山車”一樣急劇升高。 3.保護胰島β細胞:胰島β細胞是體內生產胰島素的“工廠”。一些初步研究提示,苦瓜提取物可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于保護這些細胞免受損傷,維持其正常的胰島素分泌功能。這相當于為身體的“降糖系統”提供后勤支持。 4.抗氧化作用:苦瓜富含維生素C等抗氧化物質,有助于對抗體內的氧化應激。氧化應激被認為是導致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如心血管疾病、神經病變)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苦瓜的抗氧化特性也為其健康益處加分。 苦瓜還有你不知道的特點 1.葫蘆科唯一苦卻無毒的植物 提醒大家發苦的黃瓜、絲瓜、瓠瓜、西葫蘆等千萬別吃,可能會讓人中毒。但同屬于葫蘆科,苦瓜卻是個例外。 不過,苦瓜的苦味來源尚不完全清楚。以往的研究認為,苦瓜屬植物含有一種特殊的葫蘆素,稱為苦瓜苷,而在其他植物中尚未發現過苦瓜苷,還含有甾體皂苷類的苦瓜素,這倆都沒毒,前者還被認為具有降血糖、抗氧化等潛在健康益處,后者則具有類蛋白活性。另外,苦瓜中含有的生物堿如奎寧也是造成苦瓜苦味的原因之一。 2.“年輕”時苦,“老了”卻甜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們日常吃的苦瓜,其實是它“半生不熟”的時候,熟透了的苦瓜是橙黃色的,不僅不苦了,還會有些甜。 在苦瓜的生長過程中,苦瓜的單果皂苷含量從幼果期到轉色期都在不斷增加,于轉色期達到峰值;當進入成熟期后,次生代謝產物合成速度加快,果實中的苦味物質會逐漸分解,糖分則會不斷累積,味道由苦轉甜,這期間還會積累類胡蘿卜素,使其綠色外皮逐漸變為橙紅色或金黃色,果皮變軟,甚至會張開“嘴”露出鮮紅的種子。此時的苦瓜不僅能做蔬菜,還能當水果直接吃。 苦瓜,既有清熱祛火、補充維生素C等營養與健康價值,也有著從苦到甜的生長奧秘,更打破了葫蘆科苦味植物可能有毒的固有認知。它雖不是傳說中的“降糖神器”,無法替代藥物,但其含有的多種成分在輔助調節血糖方面確有潛在益處。從餐桌菜肴到健康話題,苦瓜用自身的“苦”與“甜”,詮釋著食材與人體、自然的奇妙關聯。 點擊下方圖片進入專題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