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滾動新聞 > 正文 |
青年讀抗戰(zhàn)家書②丨不做時代的落伍者 |
2025年09月02日 00:56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作者:廣西日報思與行工作室 編輯:張紅璐 覃方平 |
韓雅蘭復旦大學畢業(yè)照。(資料圖片) 寫信人:韓雅蘭,中共黨員,1936年從復旦大學畢業(yè)后放棄優(yōu)渥生活赴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學習。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她奉黨的指示返回西安從事地下工作,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43年6月病逝,終年38歲。 讀信人:鐘思泉,華中科技大學學生。 1937年春天,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的女學生韓雅蘭在給父母信中寫道,“不愿做個時代的落伍者,不愿落人后”。那時的她,追的是救國圖強的潮;今天的我們,該以什么為潮,才不辜負這個時代? 我叫鐘思泉,是一名大一新生。翻開《抗戰(zhàn)家書》,這封延安抗大女學生的信,字里行間展現(xiàn)了抗戰(zhàn)年代的青年投身民族解放事業(yè)的決心,格外觸動我。 她叫韓雅蘭,1936年從復旦大學畢業(yè)后,瞞著父母偷偷到延安抗大學習。1937年4月18日,她寫信向父母細說緣由和在抗大的情況,請他們諒解、放心。 韓雅蘭給父母的家書。(資料圖片) (以下為家書節(jié)選) 家境優(yōu)越又從名校畢業(yè),卻到生活艱苦的延安上抗大,韓雅蘭的選擇看似難以理解,可“為國家民族求解放,做有意義的事業(yè)”,正是那個時代青年的思想追求。 韓雅蘭的“不告而別”,是為更多人不必告別,她的“不孝”,實則是對民族的“大孝”。她追逐的不是一時熱鬧,而是國家救亡圖存的大義。真正的不落伍,從不是跟風趕潮,而是把個人的腳步踩在民族前進的鼓點上。如今我已踏上求學路,希望能像她一樣,以己之行,不負時代,做與民族同頻的追光者。 總策劃|劉昆 羅猛 統(tǒng)籌|李秀翔 執(zhí)行|張紅璐 編導|王龍 攝像|莫淦水 剪輯|呂國鑫 設計|周承曙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