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來賓 > 正文 |
竹筍豐收季!金秀村民用祖傳手藝曬出致富“金名片” |
2025年08月29日 11:40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通訊員 廖雨晨 黃珊珊 羅海梁 吳苑妮 編輯:陳煜炫 |
筍干采收及制作過程。 正值夏末初秋,大瑤山竹筍進入豐收季節。在金秀瑤族自治縣三角鄉大口屯,家家戶戶正忙碌著制作傳統美食——筍干。鮮嫩的竹筍經過傳統工藝加工,變成金黃噴香的筍干,而這一批批產出的筍干,將會出現在各地食客的餐桌上,成為帶動當地農民增收的“金名片”。 陳進福在自家竹林里采收新鮮的竹筍。 近日,村民陳進福挎上背簍進山采筍,豐收時節,繁茂的竹林下冒出一個個圓潤的竹筍,陳進福麻利地穿梭在密林中收割,并原地剝殼裝進背簍,忙活了大半天,終于將背簍塞得滿滿當當。 沖洗煮熟的筍。 采摘回來的竹筍需經過層層工序:煮沸、沖洗、切片、晾曬……每一步都考驗著制作者的經驗。將鮮筍小火燉煮15分鐘左右即可撈出,隨后過水切開進行晾曬,村民們根據祖輩傳下的經驗,準確判斷晾曬的時間和程度。光照好的條件下,“日光浴”進行4—5天即可,光照不足則需“蒸桑拿”,進入烘烤爐制作。 陳進福在翻曬筍片。 “我家種了200棵竹子左右,一年大概能收一千斤的鮮筍,然后全部做成筍干,都是通過上門收購賣出去,筍干23—25塊錢一斤。”陳進福一邊翻曬筍干一邊介紹道。 筍片在“日光浴”下進行晾曬。 在陳進福家的曬場上,曬制著干濕程度不一的筍片,他邊觀察筍干狀態邊翻曬筍片。大口屯的村民們也和陳進福一樣,依然沿用祖傳的柴火灶煮筍,并精準把控溫度計控溫,保留筍的鮮香風味。 這種樸實的食材通過簡單的泡發和烹制,就能變成餐桌上的一道道美味。筍干炒肉、筍干燉湯、涼拌筍干……各種做法都保留著竹筍特有的清香和嚼勁。 據了解,近年來三角鄉因地制宜發展竹林種植,目前黃竹面積約1000畝,鮮筍年產量10萬斤左右。 這傳承百年的技藝,在一代代人的手中續寫新的篇章,讓山野的鮮美得以跨越時空和地域的局限,不僅成為鄉土的情感紐帶,還發展成為新的特色產業,拓寬村民們的致富渠道。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