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圖片頻道 > 高清圖集 > 正文 |
桂林兩名“老頑童”的發明火了! |
2025年08月28日 18:52 來源:桂林市融媒體中心-桂林晚報 記者 滕嘉 編輯:劉曉彤 |
在桂林市七星區合鑫大樓里,有一間四十多平方米的房間,雖空間略顯局促,卻宛如一個充滿魔力的發明小世界。72歲的趙春榮和梁安在一張工作臺前就電動機改造展開熱烈討論,細致地完善著他們引以為傲的設備——撥動式節能型電動機。這臺電動機可不簡單,它是兩位老人智慧與心血的結晶。2013年,它成功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2016年,又斬獲國家發明專利證書。 趙春榮和梁安經常在一起探討如何改進、完善他們發明的設備。 趙春榮向記者透露,今年以來,他們的發明引起了廣泛關注。來自深圳、江西等地的多家企業主動與他取得聯系,其中江西有一家公司有購買專利的強烈意愿,雙方已簽署意向協議。這無疑是對他們多年發明創造的高度認可,也為他們的創新之路注入了新的動力。 趙春榮正在研究如何改善自己制作的小型發電機。 趙春榮和梁安是小學同學,畢業后始終保持著深厚的友誼。梁安回憶起往昔,坦言從小學時候起,兩人就對發明創造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趙春榮親手制作的那臺礦石收音機,至今令他記憶猶新,感覺就像昨天剛發生的事兒一樣。 趙春榮退休前的工作專注于電路領域,而梁安則擅長機械加工,兩人在專業上優勢互補,退休后,他們一拍即合,決定延續共同的愛好,全身心投入到電動機的研究中。為了支持這些創新項目,他們購買了車床、鉆床等專業設備,打造出一個功能齊全的小型實驗室,便于隨時實踐發明創造。 趙春榮在車床前工作。 8月26日,記者有幸來到這個充滿創新氣息的地方。一進門,就看到趙春榮和梁安正專注研究圖紙,交流著改造細節。他們時而熱烈討論,時而拿出紙筆在圖紙上標出他們的改進思路,每一個線條、每一個符號都凝聚著他們的智慧。隨后,他們帶著記者來到工作“車間”,熟練地操作著鉆床和車床,精心制作各種配件。他們向記者介紹,目前正對撥動式節能型電動機進行拆解和優化。他們希望通過精細調整,提升電動機的能效和穩定性,進一步完善設備的各項功能,使之更加高效可靠。 趙春榮和梁安一邊討論圖紙,一邊通過鉆床制作。 說起自己的退休生活,趙春榮滿臉自豪,他說:“別人退休后大多喜歡打麻將、打牌,消磨時間。可我和梁安退休后,就一起搗鼓我們從小就喜歡的發明。雖然別人可能覺得我們很無聊,但我們樂在其中,而且我們的發明能得到國家發明專利,這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比什么都讓人開心。” 實驗室里放滿了趙春榮和梁安設計的電動機、發電機等設備。 對于日后的發展,趙春榮和梁安有著清晰的規劃。他們覺得,一方面要優先完善撥動式節能型電動機,另一方面,如果有機會,他們還想搞一些小型設備的發明創新,不斷挑戰自我,讓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