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來賓 > 正文 |
來賓:黨建引領“七彩九色”破題 讓基層善治直抵民心 |
2025年08月25日 15:30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通訊員 韋群鳳 王裕婷 雷鳳海 編輯:陳煜炫 |
社區干部開展巡河工作。 近年來,來賓市興賓區河西街道向陽社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探索創新基層治理模式,圍繞“黨建+網格+大數據”主線,推行“七彩九色”網格化管理與“小板凳+N”工作機制,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推動基層治理精細化、精準化,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七彩網格”織密基層治理網 向陽社區綜合考慮地理布局、人口密度等因素,將轄區精準劃分為7個基礎網格,并以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標注,精心繪制“七彩網格作戰圖”。這張圖如同社區的“智慧大腦”,網格邊界、房屋結構、戶主信息等要素一目了然,實現社區情況“一圖統覽”,為精細化治理提供有力支撐。 在網格管理中,社區推行“一格一長一員”專屬配置,即每個網格配備1名網格長和1名專職網格員,明確信息采集、矛盾調解、安全巡查等6個方面網格工作職責。社區建立“每日一巡、每周一析”工作制度,要求網格員每日深入網格巡查,及時發現問題;每周召開分析會,對收集到的問題進行梳理分析,研究解決辦法。這一制度有效推動了90%以上的問題在網格內得到化解,實現“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社”,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九色人群”精準服務暖人心 為了更好地服務轄區重點人群,向陽社區組織網格員、黨員志愿者深入開展“敲門行動”,對黨員、退役軍人、低保戶、留守兒童、殘疾人、高齡老人等9類重點人群進行全面排查摸底,建立“九色標簽”管理臺賬,做到“一戶一檔”,確保重點群體100%動態建檔。 社區網格員在轄區內免費為老人量血壓。 在此基礎上,社區針對不同群體的個性化需求,定制精準服務方案,累計開展政策幫扶、健康義診、心理疏導等關愛活動63場次,為特殊群體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社區采取“上門+設點”雙軌服務模式,解決生存認證、優待證等辦理難題,針對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網格員主動上門辦理生存認證,讓老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貼心服務;針對退役軍人,社區提前宣傳辦理優待證流程,設置專門辦理點,并安排志愿者現場引導,確保辦理工作高效有序進行。2025年以來,共為665名老年人和傷殘退役軍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特殊群體滿意度達到98%。 “板凳議事”激發多元共治新活力 為了充分調動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向陽社區創新“七彩網格+小板凳”聯動機制,搭建“小板凳”議事平臺,打造“一廳一巷一樓棟”居民議事陣地,組織社區黨組織、網格長、業委會及居民代表召開“小板凳”議事會120余次,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參與社區事務討論,解決社區的熱點難點問題;設立“小板凳走訪日”,組織社區工作者、網格員定期入戶走訪,累計走訪520次,收集環境衛生、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群眾意見249條;吸納社會組織、企業、群眾30人組建“小板凳”志愿服務隊伍,常態化開展為民辦實事和舉辦群眾喜聞樂見的志愿服務活動80余場次,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進了鄰里之間的感情。 社區網格員開展“小板凳+反詐宣傳”志愿服務活動。 此外,社區建立健全與市、區兩級職能部門的高效協同聯動機制,加強與城管、住建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共同處置巷道硬化、排水溝修繕、路燈安裝等問題59件,有效解決了一批長期困擾居民的難題,居民滿意度不斷提升。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