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防城港 > 正文 |
防城香料香飄萬里 從“深山寶庫”到“世界舞臺” |
2025年08月14日 16:01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楊康 通訊員 黃琳琳 黃翔 文/圖 編輯:苑長軍 |
走進防城港市防城區香料產業園,濃郁的肉桂與八角香氣撲面而來。廠房內,工人們正有序地將分裝著香料的麻袋、紙箱碼放整齊,經過精細篩選、加工的肉桂與八角按等級分類,一派繁忙景象。作為中國“八角之鄉”“肉桂之鄉”,防城區憑借獨特稟賦,在香料產業賽道上穩步前行,已成為國內外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在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香料產業園的廠房內,工人們正有序地將裝有肉桂、八角等香料的麻袋及紙箱進行疊垛作業。 防城區坐落于十萬大山南麓,充足的陽光與豐沛的雨量,為八角、肉桂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據史料記載,當地八角生長史逾900年,人工種植始于400多年前;肉桂種植歷史超600年,人工栽培亦有百年之久。早在清代,防城香料就聲名遠播,遠銷日本、東南亞及歐美等地,贏得“世界香料原料庫”的美譽。 防城八角。 這份底蘊化作實打實的榮譽:2000年獲評“中國名特優經濟林八角之鄉”,2001年斬獲“中國肉桂之鄉”稱號,2006年成為“全國八角經濟林產業示范縣”,是廣西唯一同時擁有兩個經濟林樹種國家級稱號的區縣。截至 2024年,全區八角肉桂種植面積超125萬畝,其中桂皮年產量1.585萬噸、產值3.48億元,八角年產量7304噸、產值4.38億元,百年香料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勃勃生機。 近年來,防城區將香料產業作為富民強區的重要抓手,通過系列舉措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在扶隆鎮,由區屬國企農旅投資有限公司打造的香料產業示范園,總規劃用地13.55萬平方米,集育苗、晾曬、倉儲、加工、交易及金融服務于一體。其中1.98萬平方米的育苗基地成為產業“搖籃”,5000平方米產地倉庫、2000平方米生產廠房、3000立方米冷庫及先進烘干設備等配套,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廠房里裝有肉桂的麻袋被整齊疊垛。 “預計2025年底,園區商戶入駐率將超50%,交易額突破1億元。”防城區農旅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潔介紹,通過“農旅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園區實現一二三產有效銜接,正與國內大宗客戶洽談長期訂單合作。 目前,防城區已培育八桂、大有、綠康等132家全產業鏈經營主體,涵蓋種苗培育、規模種植、產品加工到市場銷售各環節。“協會+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的融合模式,推動產業規模化發展,全區種植面積超10萬畝的鄉鎮有7個,超1萬畝的行政村達40個。 防城港市防城區扶隆鎮肉桂種苗育苗基地里生機勃勃的肉桂苗。 “家人們看過來!世界八角看中國,中國八角看廣西,廣西八角看防城——咱這八角肉厚飽滿,棕紅有光澤,點擊小黃車就能把大山的味道帶回家!”在扶隆鎮電商直播基地,剛畢業的大學生唐夢瓊正對著鏡頭推介家鄉特產。這位市場營銷專業學子返鄉投身直播助農,“老鄉們爬高山摘八角太辛苦,我想通過網絡幫他們打開銷路,讓深山飄起‘致富香’。” 基地負責人宋集斌介紹,他們采用“線下+線上”模式,通過短視頻、直播讓全國消費者直觀了解十萬大山特產,提供從產地到餐桌的全流程體驗式購買。如今,防城區已建成香料數字展廳,推動智慧交易與直播帶貨平臺建設,56家電商企業、100多家網店參與銷售,讓本地香料暢通國內外市場。 防城區扶隆鎮電商直播基地主播唐夢瓊正在對著鏡頭賣力地推介防城的香料產品。 政府層面持續發力,引導企業延伸精深加工、冷鏈物流、農旅融合等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6月27日,2025年“桂字號”防城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在西安成功舉辦,標志著防城香料正式打開西北市場通道,未來將以冷鏈物流、跨境電商為紐帶融入全國大市場。 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峒中口岸香料出口量達0.65萬噸,出口額3.31億元,其中八角出口6339噸、額3.26億元,肉桂出口162噸、額0.047億元。 展望未來,防城區將繼續加大政策扶持,“筑巢引鳳”吸引更多投資者;加強科技創新,提升產品附加值;拓展國內外市場,打響防城香料品牌,為鄉村振興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香”動力。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