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欽州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立足沿海和多平臺開放優勢,搶抓平陸運河建設機遇,大力推動物流暢通、貿易、投資、資金流動、人員往來“五個便利化”,多維度推動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規模,拓展以欽州為支點的中國—東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爭做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從今日起,廣西云-廣西日報推出“打造便利地探欽州”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新年伊始,北部灣畔暖意融融,萬噸巨輪往來穿梭。
欽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一片繁忙,龍門吊快速滑動、正面吊起起落落、火車鳴笛出發,來自世界各地的貨物在這里聚集,數以千計的集裝箱貨物從欽州港東站搭乘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銷往國內,“中國制造”在這里乘船揚帆出海,走向世界。
剛剛過去的2024年,這里創下多項紀錄:港口貨物突破2億噸,集裝箱吞吐量接近700萬標箱;海鐵聯運班列開行突破1萬列,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辦理量突破70萬標箱;港口物流貨值突破7500億元,口岸進出口總值突破1900億元;欽州港與越南海防港跨境“直通船”實現首航……
做活廣西高質量發展這盤棋,棋眼就在擴大開放上。欽州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主要出海口、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近年來,始終堅持擴大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并重,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積極推動深層改革與高水平開放互促共進,加快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全力推動經濟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2024年,該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8.8%、首次突破800億元。
北部灣港欽州港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一片繁忙景象。 欽州港海關供圖
強舉措 釋放通道新活力
2024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市經欽州港口岸進出口469.1億元,同比增長31.3%。
2024年,經欽州港口岸進出口貨物規模持續擴大,新增貨物239種,貨值30.57億元。
……
多個數據充分展示了西部陸海新通道釋放的新活力,也展現了欽州外貿的強大韌性,更彰顯了其在復雜外部環境下的蓬勃生機。
“口岸是對外開放的門戶,開放是欽州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搭乘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在這里,貨物可達全球126個國家和地區的548個港口。”欽州港海關關長何文介紹,自2023年6月30日起,欽州港碼頭與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之間的圍網被拆除,兩個港口經營場所被納入同一海關監管區。一年多來,隨著監管數據的互聯互通、監管流程的優化創新、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貨物從欽州港發往全國乃至全世界。
2024年12月,北部灣港欽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迎來首批32噸來自湖南出口印度尼西亞的打火機。“在地方政府、口岸部門、海關等大力支持下,我們與企業配合,采用汽運集港、港口裝箱方式,成功推動該批打火機在欽州港試點發運。”廣西北港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尚偉介紹,據測算,經欽州港出口打火機到東南亞國家,與繞道長三角出口相比,陸運里程縮減400公里以上,單個集裝箱綜合物流成本降低超7%,全程耗時縮短約7天,切實為企業降本增效。
為了暢通貨物進出口大通道,服務欽州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欽州港海關立足海鐵聯運優勢,推動完善現有物流基礎設施及口岸泊位開放,優化多式聯運監管流程,持續提升口岸物流效能。2024年,欽州港大欖坪作業區1—3號泊位實現對外開放,獲批增設進境糧食、冰鮮水產指定監管場所,建立廣西首個海港口岸聯合指揮中心,落地廣西首個進口煤炭“智慧商檢”應用場景。
“為推動更多貨物走欽州港,我們組織碼頭公司、物流企業等到云南、重慶以及區內各市開展攬貨推介等活動。”欽州市商務局副局長尤強說,在一系列措施加持下,北部灣港出口汽車及零部件集并中心項目合資協議成功簽署,“湖南/貴州—北部灣港—雅加達”西部陸海新通道打火機外貿出口班輪實現首航。同時,在以北部灣港為離境港的政策名單中,啟運港范圍擴大至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重慶、四川、河南、陜西等7個省份的10個鐵路場站。
欽州港海關關員對批量轉關貨物開展現場監管。董子越 攝
優服務 推動通關加速度
1100噸鮮榴蓮通關,需要多久?在欽州港口岸,答案是當天查驗,當天提離口岸。
為何能做到如此高效?欽州港海關監管副科長曹騰說,針對大批量水果集中到港的情況,欽州港海關組建了水果通關工作專班,實施水果“027”通關服務模式,即無查驗指令直接通關0等待、查驗無異常2小時內通關、需熏蒸除害的水果7小時內通關,確保新鮮水果即到即查、即查即走。
做優服務,通關高效,欽州持續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2024年以來,欽州推動“智慧灣”項目功能更新,開發包括生產作業實況和歷史海港口岸全程物流鏈系統,涵蓋單證申報、船舶監管等46個物流節點,實現作業流程可視化。
日前,來自印度尼西亞的煤炭,在欽州港碼頭卸貨過程中,自動完成核輻射探測、夾雜夾藏排查、重量監測和取樣、制樣等海關監管環節。而欽州港海關關員只需在辦公大樓內,通過電腦對這批煤炭開展輔助監管,全程可視。
這是欽州市推動廣西首個進口煤炭“智慧商檢”場景落地欽州港的生動縮影,通過場景內的自動化設備和數據記錄、分析系統,煤炭通關時長從原來的9天壓縮至5天。
“這解決了傳統模式進口煤炭,面臨現場監管流程長、耗費人力多、風險隱患大、企業成本高等難題。”國投欽州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騫說。
海關關員通過“智慧商檢”平臺對進口煤炭開展遠程監管。陸建長 攝
此外,欽州市推動海關部門大規模開展“直提直裝”業務,加快海鐵聯運集裝箱口岸流轉效率。推進再生金屬檢驗通關便利化改革,新增4000平方米查驗場地,2024年再生鋁平均查驗時間壓縮75%。
嚴格落實原油、鐵鉻、錳等大宗產品“先放后檢”改革,持續深化進境糧食“兩段準入”附條件提離等便利化通關政策應用,提升進境大宗商品通關便利化成效。2024年,經欽州港口岸進口大宗商品4275.9萬噸,同比增長4.6%。
“海關深入推行首單服務機制,聚焦貨物申報、口岸資質、國內外準入、貿易壁壘等一對一開展指導,量身打造進出口通關方案。”欽州港海關物流監控科科長李義春介紹,同時欽州港海關以“智慧海關”建設為抓手,深入推進“智慧灣”升級系統建設,“一張圖”可視化展示口岸通關時效、作業時長、裝卸效率等關鍵指標,依托聯合指揮中心,“一張屏”實時了解貨物通關進度,推動各方厘清職責邊界,實現解決口岸通關堵點難點問題“一起干”,實現問題處理零延時、口岸通關零堵點。
謀布局 開辟外貿新空間
1月17日,在位于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的廣西金桂漿紙業有限公司,7812噸白卡紙從工廠倉庫裝到一輛輛集卡車上,再運往欽州保稅港碼頭,趕上春節前的最后一班船,通過集裝箱海運到世界各地。
“2024年公司的漿紙總產值102.52億元,實現連續3年產值過百億元;公司進出口總量302.4萬噸,同比增長47%。”該公司文宣處處長譚遠光介紹,得益于全球市場的需求不斷增長,以及欽州相關政策的支持,公司進出口業務實現大幅增長,全球外貿市場空間進一步擴大。
以RCEP政策助力貿易發展為例。欽州打造“AEO+RCEP”政策,推動企業運用原產地累積規則,從RCEP成員國進口木片、木漿、淀粉等生產原材料。2024年1—11月,欽州海關共為轄區造紙行業出具原產地證書4842份,簽證金額27億元。
廣西金桂漿紙業有限公司的自動化紙機正在生產白卡紙。王平 攝
如何進一步提升對外貿易質量和規模,持續推動高水平開放合作?
在大宗商品貿易平臺創新改革方面,欽州市推動北大宗平臺拓展糧油、有色金屬、林漿紙、新能源材料、能源化工等臨港產業供應鏈服務,初步形成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四流合一”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
在中糧油脂(欽州)有限公司的碼頭,一艘貨輪正在靠泊裝卸,門機抓斗抓取一斗又一斗的大豆,經皮帶機運送至倉儲庫,再輸送到生產線進行大豆油加工。
“2024年公司成功實現油脂產品出口業務零的突破,完成豆粕產品境外出口4.89萬噸。”該公司總經理李健介紹,公司將充分利用中越鐵路等南向大通道上的物流便利,繼續擴大緬甸、老撾等東南亞市場,快速提升產品出口總量,構建產銷發展新局面。
中糧油脂(欽州)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正忙碌作業。羅繼梅 攝
同時,欽州利用30萬噸級油碼頭投運優勢,推動廣西中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開展原油保稅業務,成為該市外貿進出口倍增的主要支撐。指導中偉完成全國第一本高冰鎳加貿手冊設立及報核,促進2024年1—11月欽州市加工貿易進出口115.5億元,同比增長97%,總額排全區第2位。推動東盟特色產品貿易,加快構建跨境產業鏈,不斷擴大全球市場份額。
報紙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