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去年12月視察廣西時,勉勵廣西鞏固發展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良好局面,繼續在民族團結進步上走在全國前列、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切實維護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民族地區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徹到發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努力實現邊民富、邊關美、邊境穩、邊防固。崇左市屬于邊疆民族地區,居住著壯、漢、苗、侗等38個民族,是廣西少數民族人口比例最高、全國壯族人口最集中的設區市,也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關于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圍繞廣西推進“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建設,積極引導各族群眾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鑄得更牢,書寫祖國南疆各族人民同心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新時代畫卷。
聚焦黨的全面領導這個根本保證,引領各族人民同心共行跟黨走
民族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強的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條是黨的領導是不是堅強有力。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證,是維護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根本保證。歷史充分證明,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團結各民族、解放各民族、振興各民族。
我們要堅持從政治上把握民族關系、看待民族問題,從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推進民族工作,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不斷深化民族工作實踐。更加突出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落實“兩個納入”要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健全民族工作協調機制,推動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管理、統戰部門牽頭協調、民族工作部門履職盡責、各部門通力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格局。立足邊疆民族地區實際,加強對解讀中國實踐、回答中國問題等原創性理論成果的宣傳闡釋,助力構建科學完備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深入實施干部現代化能力提升計劃、“南疆國門聚英才”行動,加快打造“四個特別”民族地區干部隊伍,以基層黨建“五基三化”建設夯實民族工作基層基礎,確保黨的民族政策到基層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層有人抓,推動基層黨組織成為團結一方、安定一方的戰斗堡壘,基層黨員成為推動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先鋒模范。
聚焦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個重大任務,引導各族人民同心共筑精神家園
精神家園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道德規范、價值體系和情感觀念的總和,是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紐帶。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著眼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斷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堅實的精神和文化基礎”。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猶如主干與枝葉,各民族優秀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都對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要在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基礎上,把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作為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動力源泉,深化“四個共同”邊境文化長廊、千里邊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帶建設。面向各族群眾加強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的宣傳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鑄魂,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宗教觀,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深入實施紅色基因傳承工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開展壯族霜降節、“崇左花山日”等節慶活動,創新紅色文化傳播方式,傳承保護花山巖畫、天琴藝術等民族文化,大力傳承弘揚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紅色文化、邊疆文化,講好民族團結進步故事,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潛移默化地根植于心、融入血液、鑄入靈魂。
聚焦實現共同富裕這個奮斗目標,帶領各族人民同心共赴現代化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也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要讓各族人民共享現代化的幸福成果。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和根本途徑。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找準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切入點、結合點、發力點,把人民性貫穿于工作始終,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近年來,崇左市全面推進鄉村、工業、口岸、文旅、城鎮、科教“六大振興”,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連續兩年排廣西前列,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依然較重,向高質量發展轉型任務依然艱巨。必須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建設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崇左片區為主抓手,加快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大力打造支柱產業和龍頭企業,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精準落實“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計劃”“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深化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高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區域差距、民族差距,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經濟基礎,促進共富共享。
聚焦穩邊固邊這個重要使命,凝聚各族人民同心共守祖國“南大門”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這是黨和國家基于我國的基本國情而提出的重要論斷。越是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越要守護好這條生命線。
邊疆民族地區承擔著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邊疆安寧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責任。崇左作為廣西陸地邊境線最長的地級市,必須堅決扛起守住守好祖國“南大門”重大政治責任。面對當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要全面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崇左,在維護國家安全上作出更大貢獻。加快推動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推廣“民事診所”模式,更好地用法治保障各族群眾安居樂業。堅決防范化解民族領域重大風險隱患,積極穩妥處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識形態問題。加強新時代安邊固邊興邊工作,大力開展“強基固邊、民生安邊、產業興邊、開放睦邊、生態護邊、團結穩邊”六大工程,健全完善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合力強邊固防長效機制,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作者為崇左市委書記)